四念住禅修心得 (2)

此贴是专题「第二次四念住禅修心得」的第2 节(共9 节)

禅修时,我们会遇到很多现象,经常是无法形容出来的。很多现象在我有限的人生经验中,几乎没有东西可以比喻。

既然人生经验有限,那凭什么写出这么多心得来呢?

因为在那个方圆一尺的小垫子上,我经验了超越我人生经验的东西。

我希望你知道,它是如何动摇了我的人生。

我更想让你知道,它是如何改变我的,也一样可以改变你。

目录

消融中的身体

心不是永远的停着的,我们不是阿罗汉,心永远都在向外攀缘。

没关系。这一次,让我们慢动作来看一下,禅修时心是如何停下来的。

在你坐到一段时间,发现感受不断闪烁的时候,确实,那就像乌巴庆老师说的,「…人会感觉到,好像他的身体就像电和苦团…」

如果你能坚持下去,在一团电和苦团的云雾中,不懈地前进;进一步地,你会发现,那团电和苦是有来源的!

你会发现,身体的不舒服,和那团电和苦的感受,最末端的位置虽然有关系,但是它的来源却不在不舒服的那个位置。

你的身体再怎么挪动、移位、动作,都只会让那团苦暂时消散一下下,马上又聚合起来。可见得,身体不是那团苦的来源。

那团苦一定有其它来源。

既然身体的动作不是那团苦的来源,你开始停止身体的任何动作,坚持忍耐,努力地观察。

苦是一波一波的出现,一阵一阵地,由心中的某个地方慢慢地,扩散到身体不舒服的部位上。

你循着那个波纹,坚持着往上找,在疼痛和痛苦中忍受着,就好像在狂风暴雨中攀岩的人一样,一面迎着风雨,一面找寻着山顶的方向,努力地往上爬。

所有的痛苦,所有的感受都开始汇集了起来。

一阵一阵,一波一波的痛苦,都集合到了身体的中央。

你的注意力突然间集中到了心轮的位置上。你发现它不断的振动,一波一波地,幅射▫出阵阵的热和痛苦出来。

这一阵一阵的幅射和心跳的频率非常相似;但是在仔细观察后,你会发现,心跳是胸口左边的脉动;但是这一波一波的幅射,却是在胸口中央,非常细微的振动。

它不是心跳。

心跳是身体,它不是感受。这心轮中央的振动才是「感受」。

身体和感受原来是分开的!

闪电和苦团的强度因为你的坚持不懈,开始消弱了下去。

心中的振动开始减慢,不再随着心跳而加快,好像分离了一样。

你的注意力越集中在感受上,身体的脉动就越来越不明显。

直到所有的注意力,都集中在感受上。

雨停了。

一切振动都汇集了起来,开始加速;从一波一波像暴雨一样粗暴的浪花,渐渐转为一滴一滴的雨水,最后变成一丝一丝的暗流,集中在心中的一点,非常快速的、细微的振动着。

这种细微的感受很快地开始扩散,从心中开始扩散开来,漫延到了你的胸口、你的肩头、你的大腿、你的小▫腿、你的额头、你的头发…

直到最后你的全身变成了一池平静的水塘。

身体不再主宰你的感受。你的感受反过来影响了你对身体的印象。

只要有一点点感受,都好像一滴硕大的雨滴滴进这个平静的池水一样,不断的扩大,在池面上扩散开来,细微的振动散布到整个身体,直到指甲、发梢。

好平静…好舒服…

就算身体有再大的痛苦,此时都不再明显,唯一明显的只有全身的细微感受,像广大的湖水一样的平静。

就这样就好…

就这样吧…时间就这样停下来吧…

观智的运作

咳咳。不好意思,忘了在禅修是吧?

我们来讲解一下这一池令人留连忘返的湖水是怎么发生的。

一开始时为什么会有暴风雨呢?

以往,感受是和身体牵扯在一起的,以致于你以为你感受到的就只是身体;由于身体比感受运转的速度慢得多,所以你不会注意到感受本身快速的变化。

现在,因为你的观察,发现了身体和感受之间细微的不同-它们不是同步的!

感受开始变得明显了。

感受本身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,它比身体快了十几倍!于是你开始直接经验到感受本身-它就像暴风雨一样,快速、猛烈!

这就是「名色分别智」,清楚的把身体-「色」和感受-「名」给分开来。

当你坚持着在暴风雨中观察苦痛,就具备了「正念」和「舍心」,这是七觉支中最重要的两支,让你可以平等地持续观察感受。

只要平等地观察,现象的强度就会减弱,但速度却会加快。这是缘起的法则(详细原因后面再说明)。

接着因为你发现苦是有来源的,于是去寻找它的来源,也就得到了「缘摄受智」。

当你发现来源后,你会发现来源有一股波动性,一阵一阵幅射▫出热和苦恼。

这就是正确的观察到了「无常」,它比暴风雨的强度小,但是速度快了些,表现为一阵一阵的波动性。

这就是「思惟智」。

当你再观察下去,所有的感受都会集中到一个小点上,也就是心轮处,此时它的强度已经被减弱到了可怜的程度,速度却快到比马达还要快!

这会产生什么呢?

微弱的感受会让我们的心觉得愉悦,不再让我们觉得热和苦恼,它就被辨识「泉水」(因为不热、不苦恼,像泉水一样凉爽,又持续带来快乐);而它的产生速度又快如马达,于是感受就像「潺▫潺流水」一样由心轮流出来,开始扩散到你的全身。

这池平静的湖水就这样造出来了。

这就是「生灭随观智」。

在这个阶段,经由「念」及「舍」的帮助,透过「无常想」来观察现象,会发现感受的生灭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,波动在一瞬间生起就灭去,经过的时间只有「刹那」这么一点点。

在禅修者看来,这生灭就好像水滴一样,甚至后来它微弱到变成了细流,无法产生很强的热和幅射,只有微微的振动。

生灭随观中的身体

一个人是怎么感受身体的呢?

不是四大的变化。

冷、热、跳动、抽动、沉重、轻快…这些都是四大的变化。它们都无法让你建立身体的印象。唯有「感受」可以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你有被局部麻醉过的经验吧?例如你拔牙的时候,嘴巴周围是不会有感觉的,但是你却能清清楚楚的看着牙医拿着钻头,锯着你的牙齿。

生灭随观智就像这样,你清清楚楚的感受着各种苦与乐,但是身体和你的感受却是分开的。

你可以清楚知道脚在动,心在跳,腰在痛,肩膀在动…

但感受却不是身体。

感受就只是感受。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不断交杂。和身体没相干。

你不是身体。身体也不是「你的」。

这是如此直观的了解,不经语言的诠释。

不过…你以为所谓的「身体的印象」(身见)是这么容易就被摧毁了吗?

疑惑又生起了…

…那么,感受才是身体吗?

「我」是感受吗?

让我们继续慢动作地…看下去…

下集见!


专题导航:第二次四念住禅修心得

“四念住禅修心得 (2)”的一个回复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