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:烦恼 <> 智慧
===
在禪修或禪定上,不二論系統與聖法之間在外貌上的一個驚人差異。對於不二論系統來說,由於任何區別最終皆非真實,禪修目標當然就不會著重消除內心的煩惱與培養良善的心態了。這些不二論系統會說:煩惱只是虛有其表,沒有內在的實質,甚至說成是「絕對統一」的不同示現,因此,進行任何消除煩惱的實踐,都是徒勞無功的,就像逃避一隻虛幻的惡魔,設法消除煩惱只會加強二元對立面的幻象而已。在不二論者心中波動著的禪修主題宣稱:「沒有污染,也沒有清凈」;「煩惱與超越的智慧在本質上是一樣的」;「只有用激▫情才能消除激▫情」。
在聖法之中,禪修實踐從開始到結束,都是以一種清凈心靈的過程來展開的。此過程從認知不善念的危險開始,這些不善念是我們的真正污染物,是我們需要降伏與消除的。培育對治它們的善念,才能徹底銷毀這些污染性煩惱,達致完善的境界。整個過程皆需要明辨心念的善與惡、黑與白等質量,以及依賴努力和勤奮,就如《中部》第二經(MN2)所言:「修行者不可容忍任何一個出現的不善念,要拋棄它,驅散它,取消它,廢棄它。」又如《相應部》第46:40經(SN 46:40)所言:障礙是「盲目的原因,無明的原因,會破壞智慧,不利於涅槃。」禪修實踐可排除內心的污垢,為銷毀諸漏(煩惱)作出最好的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