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以下是个人体会。
定,好像一个放大镜一样。当你很专注集中的时候,某种心理状态会开始变得明显,直到你全部的注意力都被占据。
例如,我对一切众生生起了一股慈爱的心念,希望所有一切众生都平安、快乐,此时我的感受会有一股涌动的振动,从胸口发出来,遍布全身;再强一点的时候,耳朵会听到像「唧」一样的金属高频音,眼前会好像有手电筒在我眼前照一样的亮光。
这是定的放大作用。
观的话,同样的慈爱心念,并不会造成全身充满同一种振动,反而是很冷静的看着这个心念放大到整个身体上,然后看着每个部位各是什么反应,并不像修定的时候一样,会卷进去。眼睛会知道有强光,但是它就像在旁边一样,不是直直的照;耳朵也会有金属音,但是会好像在远方一样。
这个卷或不卷进去的感觉,可以比喻一下。
就好像是古老的录影机,要把磁头放下去,影像才会放出来;不放磁头的时候,影带还是在转,但是影像就不出来了。
定就好像放了磁头下去,各种影像声音都会放出来,被「解读」;
观就好像不放磁头,但是影带仍然运转,影像声音不一定要被「解读」。
很奇妙的感觉。
所以根据个人的经验,我认为,定和观是都在修一种「心」态,定慧是要等持的。
平衡稳定的心态就是「舍」。
影带继续运转的动力,就是「精进」这个觉支。
其它几个觉支一时还对应不到。
如果影带不动了(放逸了,不精进了),当然画面声音也都没有了,不过这只是「无念」,并不是「正念」。
正念是你的影带持续在跑,然而你可以自己决定要放磁头或是不放磁头。放磁头就会有摩擦,不放就不会摩擦。
修定的时候可以观,修观的时候也可以定,你可以让你影带转到最快再放磁头,也可以一边放磁头,一边转影带。
有放磁头的时候其实是比较难受的,因为五种感官都会有感官刺激。感官就是刺。
没放磁头的时候比较舒服点,但是比较无聊,因为五种感官都只是知道有什么但是不看进去。
题外话-
最可怕的是「意」这个感官。
前五种感官只要沿着五根附近就找得着衍生的触、受,这个「意」根却不知道它到底是在哪里的。
目前看来,最有可能的是整条脊椎,不过还没交叉比对确定。
我可以知道它放下磁头和不放磁头的差别在哪,就像前五种感官一样。
有一次我在入睡前的例行静▫坐时,决定放下磁头,去看看「意」接触「法」的时候会看到什么。
哇,可妙了,我开始看到几天前的事情…几个月前的事情…
然后是几年前的事情…
大学时的事情…高中时的事情…小学时的事情…幼稚园时的事情…
小婴儿时的事情…?!
对的,就是我的「人生跑马灯」。
我的一生好像倒带一样的,一幕一幕的重现在我脑海里!
这个「人生跑马灯」居然在我身▫体▫健▫康,意识清楚的时候跑了出来!
(注:一般会看到「人生跑马灯」,据说都是人快死的时候)
带着实验精神,我放开了磁头。
我发现那个人生跑马灯还是在跑,但是我没有在解读了-也就是,画面没有出来。
再放磁头下去,「人生跑马灯」又出来了,它又继续倒带到我更小的时候的事情了。
真有趣。所谓「宿命通」是不是就是这样呢?
我继续倒带到我出生的那一刻,看看会不会回顾到前世。
「咻!」一下,画面整个黑掉。
可惜,原来我只能回顾我现在这一生而已。再往前的东西,解读出来是一片黑暗。
影带有跑,但是解读不出来。
这就是心念还不够清净的关系吧!
继续修习,多修习,持续修习…